民族药资源

  • 黄芩内生菌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殷琪;王蓓;胡彬;张新国;

    黄芩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在黄芩生长阶段其宿主植物内部存在丰富的内生菌资源,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通过总结目前黄芩内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发现其内生菌有显著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黄芩内生菌会产生与宿主植物化学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对挖掘药物先导分子具有重要意义.黄芩内生菌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黄芩有效活性成分、来提高其药理活性.本文基于黄芩内生菌多样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开发和运用黄芩及其它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4;No.152 375-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彝药的资源调查、整理及保护研究

    高红丽;李晓敏;陈潘燕;熊勇;

    对彝药资源的基源、药物入药方法、用药部位、药效和其他用途进行整理研究,为彝药资源整合及相关传统医药知识的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民族植物学田野调查,对获取药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进行编目整理,共获得彝药资源952种,其中植物药842种,隶属于139科496属;动物药103种;矿物药2种;菌类药5种.植物药以草本和灌木为主,药用部位以根、全草以及叶类使用较多;用于治疗骨折性疾病药物最多,其次为治疗胃肠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文献整理发现有112种药用植物科属已发生改变,60多种动物药已不再适合作为药物使用.结果可知,彝族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彝药资源及相关的传统知识,随着野生动物禁止入药和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彝药相关知识应该注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有用药经验的老人去世,彝族医药传统知识面临着濒危的风险.因此,亟待对彝族地区药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收集.

    2025年04期 v.34;No.152 386-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柴希;何丽清;储开博;赖永健;柴溥苒;

    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对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机制,并检索数据库获取其化学成分及靶点.研究发现当归贝母苦参丸活性成分29个,活性成分对应靶点175个;慢性尿路感染疾病靶点7 600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基因167个.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得出核心靶点为AKT1、TP53、TNF等.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得到5 151条生物过程,489条细胞组成,822条分子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显示富集在TNF、IL-17、TLR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显示,当归贝母苦参丸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β-胡萝卜素、木犀草素、芒柄花素、豆甾醇与核心蛋白AKT1、TP53、TNF、IL-6、VEGFA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当归贝母苦参丸29个潜在活性成分可能通过AKT1、TP53、TNF等靶点调控炎症反应来治疗慢性尿路感染.

    2025年04期 v.34;No.152 396-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5K]
    [下载次数:1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与食品

  • 水杨酸和纳米氧化铈引发提高青稞耐旱性研究

    苏斌;阮梅;刘思一;潘小霞;杨青松;

    在模拟干旱胁迫下,以“长黑青稞”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水杨酸(SA)和纳米氧化铈(Ce O_2-NPs)进行种子引发处理,通过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估2种引发对青稞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SA和Ce O_2-NPs引发提升种子活力指数,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具体表现为幼苗全长、根长、茎长和鲜重显著增加.并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力,降低青稞幼苗内的氧自由基和丙二醛,从而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增强青稞幼苗的抗旱性,促进青稞幼苗生长.通过隶属函数分析,SA引发的最适宜浓度为0.15 mmol/L,Ce O_2-NPs引发的最适宜质量浓度为50 mg/L.

    2025年04期 v.34;No.152 405-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CP-MS法同时测定马蹄金中20种无机元素的质量分数

    丘莹;李萍;王宏虹;黄惠琳;覃冬杰;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马蹄金中20种无机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评价Hg、Pb、Cd、As、Cu的安全性.所有无机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 239),方法学考察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均在89.26%~110.08%,对应的RSD均小于5%;23批样品除Sn元素未被检出外,其余19种元素均检出,其中Fe、Mn、Al、Mg、Na质量分数普遍较高,Fe高达2 446.87 mg/kg;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中药材有害元素的限量规定,除Hg未超标外,Pb、Cd、As、Cu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仅3批安全级别,5批警戒线级别,其余批次污染程度不同. ICP-MS法能快速准确测定马蹄金中20种元素质量分数,可为其安全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4;No.152 41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学与生物

  • 基于SIE-荧光素酶细胞系IL-6/JAK/STAT3通路抑制剂的发现

    娄嘉豪;吴一航;李金敏;曾桂源;赵紫艳;孙蔚青;尹俊林;曾广智;

    IL-6/JAK/STAT3信号通路与癌症和炎症密切相关,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基于SIE-荧光素酶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系,建立了通路抑制剂筛选模型,对从中药香附中分离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首次发现4种化合物(1~4)可抑制IL-6诱导的JAK/STAT3信号通路活化,其IC50值为58.18~170.06μmol/L.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化合物通过下调磷酸化JAK2蛋白水平,阻止STAT3蛋白进入细胞核,从而抑制信号通路.本研究为香附的功效物质研究及抗炎或抗癌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34;No.152 420-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HP-CRITIC法及正交设计优选壮药嗓顺汤颗粒提取工艺

    蒙泔竹;杨梅;奉虹丽;岳桂华;孙宗喜;王柳萍;

    为优选壮药嗓顺汤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通过比较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正交试验各指标成分(葛根素总质量分数、迷迭香酸总质量分数、出膏率)进行综合评分比较,得到的壮药嗓顺汤颗粒提取工艺为复方饮片加水煎煮提取3次,第一次加药材质量12倍体积的水,第二、第三次分别加10倍体积的水,每次提取1 h.验证试验中指标成分葛根素、迷迭香酸的总质量分数分别为4.48和0.30 mg/g,出膏率为14.59%.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结合正交试验确定的壮药嗓顺汤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4;No.152 428-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消积止咳颗粒制粒方式变更研究

    姜明月;曹继祥;张兰;李红;庄会芳;白雪;王永刚;

    通过对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浸膏干燥条件、辅料种类、制粒条件的筛选,优选出干法制粒的最佳条件.通过Box-Behnken优选出小儿消积止咳颗粒浸膏的干燥条件,采用指纹图谱对比来保证浸膏干燥前后药效物质基础的一致性.以溶化性、成型性、吸湿率、流动性为考察指标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最后通过Box-Behnken筛选最佳成型工艺.干燥条件为履带速度100 mm/min、干燥温度82℃、上料速度1.9 L/h.原辅料配比为干粉∶麦芽糊精∶三氯蔗糖∶硬脂酸镁=(1.28~1.30)∶(0.70~0.72)∶0.1‰∶1‰.制粒工艺为压片频率3 r/min,送料频率6 Hz,滚轮压力4 MPa.成型工艺稳定可行,为车间大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制剂的工艺变更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4期 v.34;No.152 436-44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9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iR-153-3p调控AEG-1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庞岚;申慧英;李军澎;曾倩;蔡静;李燕;

    为探讨mi R-153-3p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AEG-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分为对照组、mimic NC组(转染mimic NC)、mi R-153-3p mimic组(转染mi R-153-3p mimic)、pc DNA3.1组(转染mi R-153-3p mimic、pc DNA3.1)和pc DNA3.1-AEG-1组(转染mi R-153-3p mimic、pc DNA3.1-AEG-1).结果显示,上调miR-153-3p表达可显著提高Ishikawa细胞凋亡率、细胞中miR-153-3p水平及Caspase-3、E-钙黏蛋白蛋白水平(P <0.05),降低细胞侵袭数、细胞中AEG-1 mRNA及AEG-1、MMP-9、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纤连蛋白蛋白水平(P <0.05);在此基础上,上调AEG-1表达可显著逆转上调miR-153-3p表达的影响. miR-153-3p与AEG-1存在靶向关系.综上,miR-153-3p可靶向抑制AEG-1表达,抑制Ishikawa细胞EMT、侵袭行为,并诱导细胞凋亡.

    2025年04期 v.34;No.152 446-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 机器视觉注意力机制研究综述

    冯小丹;云利军;高海峰;孟凤菊;

    概述机器视觉注意力机制的研究背景、发展中的显著工作及原理,综述软注意力机制中空间注意力机制、通道注意力机制、混合注意力机制和硬注意力机制,讨论Transformer的模型,并在分析各类改进模型的思路及特点的同时重点梳理了近3年的研究动态,最后探讨了注意力机制的在超参数优化、胶囊网络、神经架构搜索、多模态方面的潜在研究方向的应用展望.

    2025年04期 v.34;No.152 453-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YOLOv8的无人机影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汪琦;云利军;潘继军;陈载清;

    针对无人机影像小目标检测中存在的性能低、漏检与误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8小目标检测模型:YOLOv8-CAS.通过构造轻量化C2f_CAS特征提取模块,模型对小目标细节的捕捉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引入SimAM注意力机制,通过其自适应特征选择能力增强模型对关键区域的关注,从而提升小目标检测的精度.引入DyHead检测头,通过其动态路由机制有效融合多尺度特征,提升模型对小目标的定位精度.最后加入P2小目标检测层,通过增强浅层高分辨率特征图的利用,进一步优化多尺度特征融合.改进模型在VisDrone数据集上相比原始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mAP@50、mAP@50∶95分别提升了10.1、8.1、10.2和6.7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YOLOv8-CAS模型在小目标检测任务中表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适用于复杂场景下的无人机目标检测应用.

    2025年04期 v.34;No.152 464-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v5的茶叶病害检测方法

    杨业辉;范菁;钟声;

    针对茶叶病害在复杂自然环境下识别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SE注意力机制的改进YOLOv5目标检测方法YOLOv5-SE.该方法在YOLOv5网络主干中引入SE注意力模块,增强特征通道的自适应加权能力,抑制冗余信息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引入小目标检测头,提升对小尺度病害的检测效果,增强模型在高分辨率特征图上的检测能力.在包含8种茶叶病害及健康叶片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YOLOv5-SE的检测精度达到93.2%,召回率达到95.0%,较改进前模型精度提高4.5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3.8个百分点.进一步的消融实验表明,SE注意力机制能够在优化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型对复杂背景下茶叶病害的检测鲁棒性,减少误检与漏检的发生.

    2025年04期 v.34;No.152 473-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引入SMA-IQR和注意力机制的TCN-GRU模型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郑哲明;孔玲玲;何印;

    随着风力发电机大规模接入电网,风速的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导致风电功率的输出极不稳定.针对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单移动平均法数据去噪(simple moving average, SMA)和四分位法(interquartile range, IQR)清洗检测异常数据的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绝对值误差、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决定系数比其他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验证了该模型具备更高效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能力.

    2025年04期 v.34;No.152 480-486+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

  • 数智财务管理系统研究——基于eEPC模型

    孙德华;陈祉;许磊;

    高校费用报销是指高校教职工在教学业务活动期间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程序提交审核部门审核、准确计算后报销实际发生费用的过程.该过程包含多个环节,如业务费用信息录入、计算、会计审核、职能部门审批、会计记账,支付、银行对账等.目前高校费用报销过程大多依赖于传统的线下纸质操作方式,并且财务部门所保存的信息数据也主要采用记账凭证的形式.因缺少费用颗粒化的非财务信息,导致数据提取、分析困难,影响了管理层决策的准确性和报账的及时性、业务真实性.智能费用报销可以建立一个高效、实时、安全的数据共享平台,让数据流动起来,为决策和监督提供数据分析的同时,解决费用报账的效率性、准确性、风险性.

    2025年04期 v.34;No.152 487-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结合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习课题设计与探索——以艾叶总黄酮的提取与活性研究为例

    郝新才;王佰灵;戈振凯;张勇;董阳;赵永恒;

    药物成分提取是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一部分,是基于药物成分性质了解的实验.基于本科生天然药物葛根总黄酮提取的实验教学,开展了艾叶总黄酮的双水相超声提取.与本科生实验教学相比,本研究优化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了新型的提取方法 .通过该实习课题,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将天然药物化学与分析化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且提高了实习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以及积极参与科研的兴趣.

    2025年04期 v.34;No.152 494-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